113年(第13屆) 活動花絮

中國時報

聯合報

馬英九連續13年頒「民間師鐸獎」 戲稱可拿全勤

2024-09-24 16:45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即時報導馬英九

第十三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頒獎,前總統馬英九(左)致詞並頒獎。記者邱德祥/攝影

由懷恩、陳玲社福基金會與救國團、台灣教育大學系統舉辦的「教育大愛菁師獎」,今天在台北晶華飯店舉行第13屆頒獎典禮,共有58位中小學、特教、偏鄉的優秀教師獲獎。頒獎人前總統馬英九致詞時表示,自己非常認同基金會董事長李棟樑鼓勵老師的理念,因此從民國101年本獎創辦以來,不管自己是總統在任或卸任,每年都應邀出席頒獎。他並開玩笑表示,「主辦單位應該頒一個全勤獎給我。」

李棟樑除感謝馬前總統多年來持續對教育大愛菁師獎的支持,也感謝負責獎項推薦、評審的救國團工作團隊。他表示,太太陳玲生前非常重視教育與關懷弱勢,因此他在她去世後,以其名字成立社福基金會,持續進行慈善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勢者,並鼓勵在崗位上認真付出的老師們。希望台灣教育界能有更多如同得獎者一般的良師,願意在最艱困的地方,面對條件最艱困的孩子,對他們產生正向影響,孕育他們的正向能量。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則說,民間團體發起的優良教師的鼓勵活動,教育大愛菁師獎的獎勵規模與普及度,都是全國最高,有「民間師鐸獎」的美譽。今年共有265位優秀教師獲得學校推薦,分為高中職、國中、國小、幼教、特教等組別,最後選出49位,另外再加上9位服務偏鄉的優秀教師,一共58人。

吳清基也感謝馬英九,在總統任內將扁政府停辦的師鐸獎恢復,表達政府對老師們的尊敬與鼓勵。

代表受獎人致詞的新北市金美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郭惠娟說,幼教老師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一群老師,幼教的工作包山包海,保育與教育必須並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萬能老師」,卻也最容易遭到輿論放大檢視。希望能透過大愛菁師獎,傳遞幼教的正能量,讓社會正視幼教專業,並看見幼教老師的教育大愛。原本學習美術,最後選擇返鄉貢獻幼教的她,一開始父親對其並不諒解,隨著自己的行動,終於爭取到父親的認同,父親後來甚至協助她,帶著孩子參與在地課程,體會插秧、曬穀、綁稻草等農事。

北市啟聰學校的體育老師安慶隆,是我國第一位取得聽障奧運十項全能金牌的選手。運動生涯參加過三屆聽障奧運,總共取得一金二銀一銅的成績。他轉任教職之後,廿年來也培育出多位聽障學生,成為優秀的運動選手。安慶隆表示,自己的願望是希望孩子們能夠獨立自主,不被排除在世界之外,即使聽不到,也可以讓自己更高、更快、更遠。只要堅持,世界上就沒有任何困難。

第十三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24日頒獎,創辦人李棟樑董事長(前排左五)、前總統馬英九(前排左六)及與會貴賓和受獎者合影。記者邱德祥/攝影

有「民間師鐸獎」之稱的第十三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頒獎,創辦人李棟樑董事長致詞。記者邱德祥/攝影

扎根美感、課輔助弱勢童 郭惠娟、王雅華獲菁師獎

2024/9/24 11:39(9/24 12:31 更新)

新北市金山區金美國小附幼主任郭惠娟(右)返回偏鄉任教,致力於學前美感教育扎根,帶孩子看見家鄉之美,獲教育大愛菁師獎肯定;由前總統馬英九(左)頒贈獎座。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3年9月24日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新北市金山區金美國小附幼主任郭惠娟返回偏鄉任教,致力於學前美感教育扎根,屏東縣東港鎮以栗國小主任王雅華爭取成立「純青學堂」,提供弱勢學童課後輔導,兩人獲頒菁師獎。

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今天舉行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今年各級學校推薦逾200名教師參加,經3階段審查,最後選出58名獲獎教師。

新北市金山區金美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郭惠娟長期深耕美感教育,以「看見家鄉之美」為出發點,帶孩子到社區踏查,觀察節氣變化與植物特徵,並安排親子假日任務,還邀請家長加入社會廊道設計和學習區環境布置,獲選幼兒園組菁師獎。

有感於偏鄉學校教師流動率高,在考取正式教師後,郭惠娟毅然決定回鄉服務,雖然父親起初不太諒解,但她以實際行動爭取父親認同,後來父親還成為她的教學珍寶,讓她有機會接觸插秧、曬穀等,協助幼兒與家鄉的土地產生情感連結。

郭惠娟也將菁師獎獻給母親,感謝母親將積極樂觀不輕易放棄的人生觀傳承給她,讓她在教育路上擁有溫柔而堅定的信念;幼教老師的工作是保育與教育並重且包山包海,也常是社會輿論中最不友善、經常被放大檢視的一群,她希望藉由這個獎傳遞幼教的正能量,也讓大家正視幼教老師的專業。

獲得國小組菁師獎的屏東縣東港鎮以栗國小主任王雅華,為照顧校內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中低收入戶等弱勢學童,爭取成立東港鎮的「純青學堂」,提供學生課後輔導,孩子放學後仍可留校學習到晚上,讓忙於工作的家長能放心。

王雅華說,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她一直用鼓勵代替體罰、用輔導代替訓導,遇到學習成就低的孩子,她會透過故事引導和陪伴,鼓勵孩子不要放棄學習;她曾遇過一名自閉症的學生,原來不肯跟她說話,但在日積月累陪伴下,兩人建立深厚感情,學生畢業時捨不得離開,還說想繼續留校。(編輯:李亨山)1130924

屏東縣東港鎮以栗國小主任王雅華(右)爭取成立東港鎮的「純青學堂」,提供弱勢學童課後輔導,獲教育大愛菁師獎肯定;由前總統馬英九(左)頒贈獎座。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3年9月24日

自由時報

58位教師榮獲大愛菁師獎 李棟樑感謝獲獎者種下真善美種子

李棟樑董事長24日出席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圖:軍聞社提供)

2024/09/24 14:16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今日在臺北晶華飯店舉行頒獎典禮,共有58位老師獲獎。教育大愛菁師獎創辦人,同時也是軍人之友社榮譽理事長的李棟樑董事長向平日默默發揮教育大愛精神,幫助弱勢孩童教育的老師們,表達誠摯感謝與肯定。

教育大愛菁師獎頒獎是由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舉辦。典禮也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菁師獎評審主委吳清基及青年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副主任翁宏文共同出席與會,見證從全國256位教師評鑑中,從初選開始到各階段決審會議,最後選出58位足為楷模的老師。

李棟樑長首先感謝馬前總統從百忙中撥空蒞臨,並一直以來對「教育大愛菁師獎」的支持,也代表主辦單位向吳清基博士率評審委員,及救國團工作團隊表達感謝。

他表示,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石,更是人生未來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關鍵,關懷弱勢教育課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批判性思維、創造力、世界觀和道德價值觀,當智慧、品格、自信和勇氣成為人生的載體,才能擁有真正穩固且長遠的幸福。

李棟樑指出,臺灣的教育正面臨越來越多挑戰,城鄉差距、教師流失及偏鄉資源不足,使孩子們難以獲得穩定的教育品質,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持續性的教育關懷。

他表示,面對當前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老師們更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環境等多重重擔,所以要特別感謝全體獲獎教師,秉持愛心、耐心及同理心,協助臺灣教育的成長,為臺灣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獲獎老師合影。(圖:軍聞社提供)

菱傳媒

菁師獎表揚58位楷模 馬英九強調教育救國不是口號

前總統馬英九強調,教育救國不是口號。王烱華攝影

2024-09-24 16:16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教師節即將到來,前總統馬英九今(24日)出席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的頒獎典禮,他在致詞時指出,教育是社會發展、國家進步的動力,教育救國其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現象,因此他在2009年恢復師鐸獎的頒獎,就是希望有更多優秀、有愛心跟熱忱的老師,投入的教師工作,樹立良好的典範,建立溫馨和諧的校園,來關懷我們的下一代。

由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舉辦的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今日在臺北晶華飯店舉行頒獎典禮,向平日默默發揮教育大愛精神,幫助弱勢孩童教育的老師們,表達誠摯感謝與肯定。

大愛菁師獎創辦人李棟樑強調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石。王烱華攝影

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頒獎典禮,由創辦人,同時也是軍人之友社榮譽理事長的李棟樑董事長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菁師獎評審主委吳清基及青年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副主任翁宏文共同出席與會,見證從全國256位教師評鑑中,從初選開始到各階段決審會議,最後選出58位足為楷模的老師。

李棟樑首先感謝前總統馬英九從百忙中撥空蒞臨,並一直以來對「教育大愛菁師獎」的支持,也代表主辦單位向吳清基博士率評審委員,及救國團工作團隊表達感謝。

李棟樑表示,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石,更是人生未來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關鍵,關懷弱勢教育課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批判性思維、創造力、世界觀和道德價值觀,當智慧、品格、自信和勇氣成為人生的載體,才能擁有真正穩固且長遠的幸福。

李棟樑說,臺灣的教育正面臨越來越多挑戰,城鄉差距、教師流失及偏鄉資源不足,使孩子們難以獲得穩定的教育品質,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持續性的教育關懷。面對當前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老師們更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環境等多重重擔,所以要特別感謝全體獲獎教師,秉持愛心、耐心及同理心,協助台灣教育的成長,為臺灣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軍聞社

李棟樑出席菁師獎表揚大會 感謝奉獻大愛精神

民國113年09月24日

(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4日電)教師節即將到來,由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舉辦的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今日在臺北晶華飯店舉行頒獎典禮,向平日默默發揮教育大愛精神,幫助弱勢孩童教育的老師們,表達誠摯感謝與肯定。

 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頒獎典禮,由創辦人,同時也是軍人之友社榮譽理事長的李棟樑董事長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菁師獎評審主委吳清基及青年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副主任翁宏文共同出席與會,見證從全國256位教師評鑑中,從初選開始到各階段決審會議,最後選出58位足為楷模的老師。

 李董事長長首先感謝馬前總統從百忙中撥空蒞臨,並一直以來對「教育大愛菁師獎」的支持,也代表主辦單位向吳清基博士率評審委員,及救國團工作團隊表達感謝。

 李董事長表示,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石,更是人生未來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關鍵,關懷弱勢教育課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批判性思維、創造力、世界觀和道德價值觀,當智慧、品格、自信和勇氣成為人生的載體,才能擁有真正穩固且長遠的幸福。

 李董事長指出,臺灣的教育正面臨越來越多挑戰,城鄉差距、教師流失及偏鄉資源不足,使孩子們難以獲得穩定的教育品質,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持續性的教育關懷。

 李董事長進一步表示,面對當前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老師們更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環境等多重重擔,所以要特別感謝全體獲獎教師,秉持愛心、耐心及同理心,協助臺灣教育的成長,為臺灣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第13屆教育大愛菁師獎獲獎老師合影。(軍聞社記者吳柏融攝)

青年日報